近几年的天然气价格改革蹄疾步稳,效果逐步显现,促进了天然气资源配置优化,调动了企业生产和进口积极性,增强了市场主体竞争意识,提升了市场活力,较好地保障了天然气供应。
天然气需求所占份额大幅上升
未来30年天然气将是我国需求增长最快的能源产品,到203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将近5200亿立方米,到2050年将超8000亿立方米。
在近日于北京举办的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第七届年会上,社科院发布的这份《中国能源前景2018-2050》报告显示,在供给侧改革与经济增长路径变化的共同作用下,未来30多年,我国能源需求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到2050年,煤炭在能源需求中占比将降到40%以下;相比之下,天然气需求所占份额将大幅上升,预计会提高到20%以上。
从天然气的应用领域来看,2018全球与中国市场天然气发电机深度研究报告认为,未来电力领域的增量将有较大幅度来自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发电将摆脱目前作为调峰电源的地位,成为主要发电形式之一。预计到2020年天然气发电量将达到约3351亿千瓦时,2030年将达到约5822亿千瓦时,2050年将突破1万亿千瓦时。同时,天然气发电也将有一部分用于供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火电供热的下降。
此外,专家表示,未来天然气需求的大幅增长,也将给能源安全领域带来新课题。“由于天然气生产、销售和传输的技术经济特点,它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配套以保障其稳定供给,并且比石油、煤炭、电力等更容易受到外来的冲击和人为的干扰。”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秘书长刘强说,“未来,我国能源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或将来自天然气,这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天然气供应的能源安全问题。”
天然气需求所占份额大幅上升 市场变革迎来量质齐升
市场变革迎来量质齐升
相较于上游资源和下游市场的改革力度,在油气改革中,天然垄断的中游油气管网被视为重点和难点。伴随油气需求的增长,作为油气的重要运输方式,管道的作用也随之突出。在现有监管能力下,相较于分步推进的管网独立,成立国家管网公司不失为加快管道投资与建设步伐的一个可行选项。尤其在去冬今春天然气多地紧张的背景下,中游油气管网的改革力度有望加快,而是否成立国家管网公司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期国务院部署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天然气需求量将进一步增长。加之国家发改委此前对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机制等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天然气市场化将不断得到推进,有利于后期的天然气管道改革。据《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截至2020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将远超2984亿立方米,复合增长率接近10%。而“管道独立改革”是要确保将原由“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运营的业务逐步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开放。
此前,针对天然气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专用性和自然垄断性强等特点,国务院就已明确提出改革油气管网运营机制,通过将管输和销售分开,令油气管道向第三方市场开放。2017年5月,《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深化油气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其中要求,分步推进国有大型油气企业干线管道独立,实现管输和销售分开。
能源主管部门在4月底出台储调新政后,一个月内再出并轨新政,以进一步理顺上游价格体制,显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进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决心。而事实上,并轨天然气居民与非居民门站价格的改革为后续石油公司管道资产的剥离以及组建国家油气管道公司,铺平了道路。届时,我国油气行业的“三足鼎立”格局将被打破。
业内分析指出,这也是国家“突然”在油气领域迈出改革大步,成立国家管网公司的最大现实要义。一旦油气管道改革方案启动,旨在解决国内油气生产和管道上下游垄断的现状,实现公平准入,为未来的互联互通的天然气销售网络做好准备。天然气管道改革由于市场化程度高、改革难度小等因素,很可能较原油管道“先行一步”,率先被整合资产。
未来几年,我国油气管道发展将迎来量质齐升的局面。随着政策扫清障碍,2018年油气管网向第三方公平开放有望得以推进。每新建1公里的天然气管道约需投资800万元,这意味着要达成上述规划目标,到2020年我国在天然气管道建设方面需要投入超过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