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折射源自现实的未来感

   2019-02-14 人民日报780
核心提示:《流浪地球》折射源自现实的未来感
       近日,被称为我国首部“硬科幻电影”的《漂泊地球》不只在国内连创票房新高,在国外上映时也频频爆满,国外观众和影评纷纷点赞,认为这是“我国第一部大制造的科幻电影”。可以说,这部电影以其斗胆幻想和充溢我国特色的叙事手法,为国际供给了观察我国文明和我国开展的共同视角,让国际感受到了“充溢未来感”的我国带来的感染力。

“我国凭此片一举跃入科幻电影范畴,展现出该国电影人日益雄厚的制造预算和决心,他们已有才干挑战这一曾经由好莱坞垄断的体裁。”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如是评论。4年筹备时间,100年编年史规划,2000多个特效镜头,3000张概念规划图,8000多张分镜头画稿,10000多件道具制造……《漂泊地球》背后的这些数字,令许多被好莱坞大片“熏陶”多年的中外观众感叹:我国电影工业竟在不经意间达到如此高度。

文学艺术离不开生长的土壤,科幻电影也不例外。制造科幻电影不只需求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求科学素养的支撑,反映的是电影工业乃至国家的综合实力。《漂泊地球》看似异军突起,实则厚积薄发。诞生在我国电影工业蓬勃开展大背景下的这部电影,还“恰巧”产生于我国科技开展日新月异的年代。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到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再到2011年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2017年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进入太空,我国不断向国际深处探究。不久前,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月球反面,被国际称为“了不起的科技豪举”。我国科技的迅速开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开展供给了沃土。《纽约时报》发现了《漂泊地球》与嫦娥四号着陆在时间上的“巧合”,联想到我国在太空实现里程碑式跨过的年代背景,指出“我国在太空探究范畴和科幻片范畴都是后来者,但现在这种局势就要改变了”。

与令人叹为观止的情节和特效同样吸引外国观众的,还有《漂泊地球》中表现的我国亲情观念、英豪情怀、奉献精神、故乡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许多国外影评人都注意到这部电影的“与众不同”——尤其是“不再是超级英豪拯救国际,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的理念,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套路的突破。将我国共同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想象与讨论,拓宽了人类憧憬夸姣未来的视野。美国科技新闻网站“临界点”表示,随着我国进军科幻大片,等待看到这个国家如何将自己共同的声响和才干带入全球市场。

《漂泊地球》的原著作者刘慈欣曾说,如果生在别的年代,或许不会成为科幻作家,翻天覆地的改变让现在的我国充溢未来感,也促进了科幻小说的昌盛。明显,这是充溢实际感的未来感,它从实际中来——源自我国国力增强、经济日益昌盛的实际,源自我国科技实力、文明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实际。这样的未来感,随着我国走近国际舞台中央的脚步,可以不断给国际带来更多惊喜和夸姣。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 lee2017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积分购买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