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家长怒进游戏群控诉”的视频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视频中,这位家长发现孩子在玩游戏,愤恨地进入游戏谈天群,说自己的儿子才上初二,每科成果都不行平均分,责备网友带坏了她的儿子。这位家长一度声泪俱下,大喊“你们真是害人不浅呐你们这个群!”“你们害死我儿子了!群里的400多人搞动漫和游戏也会害死你们自己的”。
能够想见,这位母亲之所以会进入游戏群,宣布近乎咆哮“控诉”,恐怕也实属无奈。假如不是家长感到很无助,乃至很绝望,假如不是从前“有效”的教育方法——耐性奉劝、奖赏、赏罚、要挟、打骂,都不复兴作用了,家长可能不会挑选这种方法表达不满。
几年前,就曾有网瘾少年的家长写公开信给游戏开发者,引发媒体热议。信中说:“能不能让游戏开发者放咱们一马,放过我的孩子!”包含游戏群的网友在内,有多少人能理解爸爸妈妈的无助和焦虑呢?公私分明,随着近些年言论对网络游戏的口诛笔伐,以及相关部门的管控加强,网游早已换了一番相貌。何况,妖魔化游戏,将其视为洪水猛兽,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矫枉过正,一些评论者近来大有为游戏洗白、乃至美化之势,要知道,对于心智没有彻底成熟的青少年来说,不论怎么说,网络游戏始终是需求警惕和防范的,各家游戏公司的防沉迷体系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缝隙。就拿新闻报道中孩子玩的这款游戏来说,一个标示着“适合17岁以上”的游戏,初二学生居然在玩,其防沉迷体系至少在这个学生身上是形同虚设的。
除此之外,防止孩子沉溺网络游戏,也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怒进游戏群控诉的家长确实“可怜”,因为她不知道,网瘾只是表象,亲子联系质量低,才是问题的核心。几乎能够这么说,每一个网瘾少年背后,都有一对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沟通、和孩子难以处理好联系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在情感上对孩子忽略,就会把孩子推向网络游戏,孩子有情感沟通的需求,得不到爸爸妈妈的回应,天然对网络的需求就增多了。
面对网游,孩子缺乏自制力,这不只是孩子的错,而是社会监管和家庭教育缺失一起形成的结果。因而,“可怜”的爸爸妈妈们也应当反思,自己到底发明了一个怎样的家庭环境,才形成了今天的结果?自己的亲子联系是否良好?教育方法是否恰当?假如一个孩子能够在实际国际得到他们所需求的,网游还会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