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您的孩子三年以后高考一定在一本以上,否则巨额赔款。我们是全县第一家敢和家长签合同的校园。”——日前,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二中的告示火了。其间提到要针对全县前2300名优秀学生展开合同制培育方案。若高考成果未达一本,将给予1万到5万元的补偿;若考入名牌校园,则给予10万到30万元的奖励。现在,合同制培育方案已被紧迫叫停。
近年来,“抢生源大战”早已层出不穷,但像该校这样敢打包票的,还真不多见。这样的做法,本质上是违规争抢生源。这看起来有些无奈:淅川二中并非当地最好的中学,招生并没有太大优势,所以想经过这个合同制培育方案来招引优质生源。
但违规就是违规。今年5月16日河南省教育厅下发招生工作通知明确提出,“各地、各校要严格按照规则的招生范围、招生方案、招生时刻、招生方式进行一致招生,禁止违规争抢生源、‘掐尖’招生、跨区域招生、超方案招生和提早招生。”
而在相关政策第五条,也明确规则了关于“宏志班”招生的标准制度——“宏志班招生对象为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德才兼备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而淅川二中在合同里承诺的“县前2300名只需签署合同都编入宏志班,免除三年学费”,明显违背了河南省教育厅的规则。
关于校园来说,都希望能招到优质生源,但以合同的方式跟学生和家长“做交易”,违规不说,也有违教育规律和教育初衷。事实上,学生能否上一本,取决于许多要素,校园也很难提早三年做保证。
能够预见,若这类包票没作废,涉事校园方面势必会将压力传导给教师。一级压一级,很可能让应试教育变得愈加严峻。更何况,和学生签定这样的合同,没准还会让部分学生心存侥幸,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内生动力。所以说,这里存在各种不当。
中考不日将至,关于部分校园争抢生源的行为,要予以严格标准,要防止校园间违规争抢生源。“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关于校园来说,打铁还需本身硬,增强本身的竞争力、增强教育能力才是王道,一味打难以兑现的包票,一味拿钱做招牌,或许也是在砸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