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1
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
入选理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开创性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经历了许多风险考验,打赢了不少大仗硬仗,办成了不少大事难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18年6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2019年,学术理论界围绕习近平外交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阐释。1.习近平外交思想内涵研究。一方面是整体性研究,聚焦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框架体系、内在逻辑、时代特征,分析概括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历史使命、价值理念、基本原则、战略布局等;另一方面是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专题研究,如探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等。2.习近平外交思想实践研究。对双边外交、多边外交、周边外交、首脑外交、主场外交等中国外交实践创新进行了学理分析,对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3.习近平外交思想国际影响研究。立足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聚焦习近平外交思想对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及其发挥的重要影响等进行了探讨。
专家点评: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自2018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确立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以来,围绕这一重大理论成果开展的学术研究渐成热潮。2019年,学术理论界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要论断等重大议题,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进行了学理阐释,取得了诸多高质量研究成果。面向未来,学术理论界要立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把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研究进一步放在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不断深化对其核心理念、主要内容、实践路径的挖掘,为深刻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我国外交方针政策提供学术支撑,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提供新思路、新见解。
热点2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梳理、经验总结与理论阐释
入选理由: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厚资源。学术理论界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大主题,形成了蔚为可观的研究成果。1.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2.深刻阐释新中国成立70年来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揭示伟大成就、变革背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深厚学理基础。3.多学科、多维度梳理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学术创新发展脉络,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进行了深入探索。
专家点评: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些社会变革,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具有深远历史意义。正因如此,梳理和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成就和经验,成为2019年学术理论界高度关注的话题。一年来,学术理论界围绕这个话题召开了一系列国际、国内高端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一批高水平学术专著,发表了一系列前沿性学术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70年来中国社会变革背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作了深度阐释,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同时,学术理论界还对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70年来的发展历程、重大成就进行了系统回顾,揭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并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行了展望。
热点3
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研究
入选理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2019年,学术理论界聚焦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维度,深度推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2.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研究,探索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方法路径。3.推进对国家治理、基层治理、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4.深度解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专家点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围绕这一主题,2019年学术理论界进行了深入探索。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国家治理体系是组织、实施与运作国家制度的完整系统,包含治理的制度,治理的理念、目标,治理的组织者、参与者以及治理的方法、运行方式等诸多要素。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国家、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业已成为历史与当下有机融汇、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宏大课题,值得学术理论界持之以恒探究下去,不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热点4
五四运动百年回顾
入选理由: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019年适逢五四运动100周年,学术理论界坚持唯物史观,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以下方面展开深入探讨:1.打破孤立研究历史事件之常规,从全球史视角对五四运动进行了重新审视。2.依托详尽史料,对五四运动政治史进行了全新发掘和阐释。3.全面考量五四运动时代语境,对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新旧文化交替之间的历史关系作出新的解读。4.考察了五四运动对现代中国的多元影响,拓展充实了五四运动在教育、科学、人物等专门领域的学术空间,诠释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专家点评: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影响深远。2019年,学术理论界从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等角度,加强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研究,加强对五四精神时代价值的研究,加强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研究,加强对五四运动史料和文物收集、整理、保护,一系列有创见、有深度、有分量的学术成果相继涌现。相关研究厘清了五四运动的重要历史事实,回顾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重新审视了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等结构性因素相结合的角度,以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揭示了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远影响、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意义和要求,科学分析了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规律,探讨了中国文化的现实状况,总结了党和人民探索实现民族复兴道路的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时代价值。
热点5
船山学新诠释
入选理由:王船山是明清实学的重要代表。2019年,学术理论界以王船山诞辰400周年为契机,多角度、多层次探讨船山学。主要集中在:1.王船山哲学思想的新阐释。对王船山的“气”“神”“知”“行”等概念进行新诠释,对王船山哲学及明清实学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发掘和研究其思想的时代价值,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王船山著作的文本新探讨。围绕《周易内传》《周易外传》《张子正蒙注》《读四书大全说》《庄子解》《老子衍》等文本,对王船山的易学、实学等思想进行了新解读。3.王船山礼学研究的新视野。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契的角度,探讨了王船山礼学及其现实意义,从美德伦理学角度探讨了王船山礼学对规范伦理学的超越。4.对王船山政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再挖掘。主要集中在王船山关于道统和正统的辩证关系、知行观、理欲观等。
专家点评:在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史上,王船山既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又是初具近代人文性质、有影响力的思想家。船山学是王船山思想的理论化体现,也是王船山精神品质的体系性呈现。2019年学术理论界对船山学的研究,在深度、广度上均有所推进。船山学总结性著作的出版,海外王船山思想研究论著目录的集中发表,是一大亮点。从比较文学的视野对王船山的文学艺术思想各侧面进行研究,则反映了船山学研究的新动向。同时也要看到,为进一步推进船山学研究,学术理论界还需在方法论上作出整体反思。按照传统学术问题分类与现代哲学问题分类研究王船山不同类型著作的论文,多是一种重构式的思想叙事,即关注王船山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尚未能追问为什么这样说,其中的道理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在世界历史视野下比较研究王船山与同时代世界其他民族思想家的历史贡献,更有待学人开垦发掘。
热点6
中国社会学重建40年的回顾与展望
入选理由:2019年是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40年,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国社会学40年来的发展历程、成就、局限和未来发展开展了广泛研讨。1.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环境风云变幻、新技术革命深刻影响社会各领域的新形势,探讨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2.反思中国社会学的学术传统和研究方式,提出应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从实践出发的基本立场。3.对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反思。总结了西方社会学对中国社会学的影响,讨论了中华文化传统、中国传统社会思想对中国社会学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为应当在古今中外的广阔视野中审视中国社会学的历史演化和学术贡献。4.关于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应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如社会结构变迁、智能社会、脱贫攻坚、城市空间变化、乡村振兴、人口问题等。
专家点评:立足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40年,展望中国社会学未来发展,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和社会工作等学科2019年热烈讨论的重要话题。中国社会学的恢复重建,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关于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的经验总结和未来展望,既体现了社会学界对自身发展的深入思考,也体现了学术理论界对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验以及新形势新任务的深刻洞察。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实践立场的讨论,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不仅能从根本上站稳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立场,而且能同立足实践的各种当代社会学流派开展对话。关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学“三大体系”的讨论,不仅关系如何把握中国社会学历史演化及其同西方社会学、中国传统社会学思想的关系问题,而且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学研究本土化,解决当今中国面临的时代课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热点7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入选理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2019年,学术理论界聚焦这一问题进行了持续研究。1.深度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概念的发展与深化,强调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和命运一体性特征。2.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视角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多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过程中逐渐内生且不断聚合的共识性价值和共鸣性情感,是中华民族历史形塑的精神引领与价值诉求的社会表达。3.从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视角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进行理论分析,并基于对各民族各地区的实践总结,探索培育路径。4.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联系起来,明确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事业。
专家点评:处理好民族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族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成、建设路径等宏观层面的解读,以及对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实践的多角度研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学术意义。
热点8
中国脱贫攻坚理论与实践
入选理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标志性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打响脱贫攻坚战,全党全国上下同心、顽强奋战,取得了重大进展。2019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国脱贫攻坚理论与实践,从以下方面展开深入研究:1.脱贫攻坚的理论创新和路径探索。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程中的思想创新和实践创新,确保稳定脱贫的制度设计和路径选择,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存在的瓶颈制约等进行了探索和思考。2.中国对全球贫困治理的贡献。在中国脱贫攻坚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经验,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实现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为世界减贫理论、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学术理论界对此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
专家点评:精准脱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2019年,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国脱贫攻坚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1.对新中国70年来的脱贫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摆脱贫困提供了基础条件,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扶贫开发策略有效确保和提升了扶贫效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2.对具体扶贫政策和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估,认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使脱贫具有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财政扶贫、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具体措施将有利于保证贫困人口稳定脱贫。3.分析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问题,建议将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借鉴到乡村振兴中,通过制度建设巩固脱贫成果,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
热点9
空间布局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入选理由: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路径。2019年,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的空间布局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1.关注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和整体性,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为重点,深入研究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2.关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新机制和新动能,着重研究了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的形成路径,以及如何拓展城市群、自贸试验区等区域发展新空间,加强中心城市的增长极功能,创新高效的区域发展新机制。3.着眼区域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围绕老少边穷地区、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障存在的不足等,探讨了如何激活要素活力,形成良性互动,提升区位优势,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难题。
专家点评: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培育新增长动能,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区域经济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学术理论界还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化研究。1.进一步研究经济带演变规律,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途径。2.进一步研究区域差异问题,探讨加强区域优势互补、控制区域分化的有效途径。当前,传统增长极下滑造成制造业发展停滞和下降,削弱了对中高速经济增长的支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带来新极化现象,区域分工的新形态、新极点正在形成。在此背景下,进行相关研究很有必要。3.研究解决区域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重点探讨贫困性质的转变和缓解相对贫困的区域途径;对资源枯竭地区和老工业基地,要研究挖掘创新潜能,探寻振兴发展的新路径。
热点10
信息社会的学习方式变革
入选理由:随着信息爆炸、知识激增时代的到来,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发生深刻变化,课程教学的基本问题逐渐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走向“如何学习最有力量”。在此背景下,学习方式变革引人关注。对此,学术理论界从不同维度进行了深入研究。1.核心素养培育与学习方式变革。从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到核心素养的培育,其所体现出的不仅是基础教育育人标准的改变,还包括知识观层面上的深层变革,学习方式变革势在必行。2.信息化学习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下,计算机和互联网支持的协作学习、网络学习、移动学习、仿真学习、虚拟学习、翻转课堂、智慧学习等信息化学习方式应运而生。3.学习方式变革的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认为,学习理念、环境、工具、媒体、材料等都是影响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因素,而新理论和新理念、新媒体和新技术、国家政策等成为驱动学习方式变革的主要路径。
专家点评:2016年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着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2019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2019年,学术理论界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1.因何而变。主要包括政策的大力倡导和新技术的驱动。2.为谁而变。学习方式变革的目的是“成人”,使学习者拥有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3.怎么变。实践中的主要做法包括开展深度学习、项目式学习、问题式学习、跨学科学习等。4.变到哪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逐渐成为主流,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优质的信息化环境,更是一种全新的教与学的方式,以及对教学流程进行重构、再造与再定义,形成混合化、泛在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