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对公眾质疑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為贵州女大学生吴花燕募捐一事作出回应,约谈并督促儿慈会向社会公布募捐和善款使用的情况,表示将进一步调查了解,根据情况依法依规採取必要措施。从关注到同情再到质疑甚至愤慨,爱心人士的心情何以坐上了过山车?毋庸讳言,吴花燕的遭遇令人惋惜,值得反思的地方有太多太多,比如媒体报道有失偏颇,自媒体募捐缺乏公信,别有用心之人消费悲剧,等等。
然而,相比之下,以公益眾筹為核心的慈善机制的表现尤其让人失望。公眾不禁要怀疑,如果没有舆论的关注,剩余的善款是不是就要石沉大海﹔倘若没有监管部门的介入,是不是谁都能发一笔慈善财?回应公眾的这些疑惑,说难其实并不难,把善款明细一晒便知。
问题就出在,从发起人资格,到资金使用透明度,再到余款处理,公益募捐的整个链条如同黑箱作业,即便是爱心捐赠者对善款的去向和用途也很难掌握。这其中,固然有善款流转、管理、使用方面的成本考量,但也给借机圈钱之人以可乘之机。一旦善款或挪用、或截留,肥的是不法之徒,伤的却是捐赠者,最终受害的将是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