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举措,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就业和消费;部署加大重点工程以工代赈力度,拓展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工等增收等。
这是在此前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基础上政策的深化和细化。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支撑点。当前,投资明显发力,有望更好发挥对稳定经济的支撑作用,预计下半年经济会逐季回升。
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本次会议强调,“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稳住经济大盘、稳就业保民生有效助力。”
在6月24日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二季度例会上,也强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精准发力。
“总体来看,二季度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仍较为复杂严峻。为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振信心,货币政策应继续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通过总量政策重点解决总需求不足问题,通过结构性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温彬表示。
至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力的重点,前述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二季度例会已明确了若干领域——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当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加丰富,注重精准发力,成为宽信用的重要抓手。”温彬表示,2018年以来,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在不同时间分别指向小微民企、碳减排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稳增长的同时助力经济结构调整,兼顾“稳总量、调结构、促平衡、防风险”,在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落实产业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以及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温彬表示,今年4月份以来,政策层面已先后推出4400亿元再贷款工具,包括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1000亿元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以及400亿元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温彬认为,这部分资金将着力支持科技、物流、绿色、养老、小微等领域,预计将撬动1.5万亿元左右资金,以支持信贷平稳增长。
撬动更多资金
投入重点项目建设
近几个月以来,稳增长稳经济政策频出,反映了相关部门对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高度重视。其中,扩大有效投资被视为既能补短板调结构又能带消费扩就业的一举多得项目。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认为,对于扩大有效投资,基建投资仍是当前稳增长的“压舱石”。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7%,增速比前4个月提高0.2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增速高0.5个百分点。这也显示,中国基础设施投资仍对稳经济起着重要作用。
不过,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加大了部分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叠加土地成交缩水、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剧等因素,基层稳增长的资金缺口可能变大,也就是说,部分地方政府在执行“稳增长”方面可能“有心无力”。
本次会议布置的“3000亿元”正是一场“及时雨”。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就有关安排答《金融时报》记者问时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务院金融委工作要求,人民银行支持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设立金融工具,规模共3000亿元,用于补充投资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但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金融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钟辉勇表示,通过政策性、开发性的金融工具来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可以在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也不增加政府债务的条件下,补充国家重大项目的资本金或者为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的资本金提供支持,促进有效投资尽快落地,进而通过稳定经济来促进就业和消费。
此外,这3000亿元不仅是对相关项目的直接支持,也有望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一方面,政策性银行拥有国家信用,通过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债券,融资成本相对低;另一方面,通过金融债券资金补充项目资本金,有助于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保障重点项目融资。
华安证券首席分析师何宁分析认为,这3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在理想情况下有望撬动2.4万亿元至3万亿元增量资金,拉动全年基建增速达到15%左右。
实际上,6月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出“要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和国家重点建设领域,选择一批示范项目吸引民间投资”。对此,连平认为,融资得到充足保障的前提下,能调动更多社会资本的参与积极性,拉动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下一步,应该优化项目审批程序,使项目始终保持充沛状态,缓解资金无法匹配到项目的窘境。
“一石多鸟”
以工代赈助力稳就业促消费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会议还特别强调了政府投资重点工程的“以工代赈”效应。
会议提出,政府投资重点工程要能用尽用以工代赈,并决定实施一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由原规定的15%以上提高到30%以上,且明确“在项目各环节明确以工代赈任务要求,督促及时足额发放报酬”。
“水利等项目产业链长,拉动就业明显,有助于促进就业和收入,加快推动内需恢复。”周茂华表示。由于以工代赈在拓展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工等增收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保障政府投资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可谓“一石多鸟”。
这一政策已经在积极实践中。根据5月份披露的数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已下达2022年以工代赈中央投资66亿元,撬动地方各类资金约12亿元,支持各地共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800余个,将带动13余万名农村脱贫群众和低收入人口等重点群体稳就业、促增收,预计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当地群众人均获取劳务报酬额将超过1万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以工代赈投资计划由各省份分解到项目后,预计发放劳务报酬占中央投资的比例将超过20%,部分项目劳务报酬占比将达到30%以上。各地依托以工代赈项目,全面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和资产收益分红等赈济新模式,瞄准务工群众中低技能、弱劳力等特殊群体,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生产技能培训等,让以工代赈中央投资更直接、更广泛、更长久地惠及脱贫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