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的建设速度和发展质量超出预期。”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交所友好便利的政策环境吸引了大量多元化的专业机构投资者,长期资金、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
买方力量有望进一步壮大。“展望未来,北交所进入战略发展窗口期,基金公司应继续积极把握北交所的投资机会。”易方达基金常务副总裁、投资总监吴欣荣告诉记者,随着新股发行提速和市场持续扩容,以基金公司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配置意愿将不断提升,中长期有望提升北交所股票的配置比例和交易活跃度。
基金公司深度布局
北交所设立以来,基金公司结合北交所的目标定位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挖掘市场改革的新机遇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投资机会,全方位加大投入,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
吴欣荣表示,基金公司在投研资源配备、系统建设、中后台运营、合规风控建设等方面做足了准备。以易方达基金为例,在投研层面,在科技创新领域配备专业成熟的投研力量,对专精特新企业所在行业已有长期深度的跟踪研究。在系统建设和中后台运营上,组织专题学习培训,认真梳理业务流程,提前做好系统对接测试,保障业务平稳运行。在合规风控建设上,完善相关制度框架、明确风险应急方案等,严格防范业务风险。
同时,基金公司积极开展产品布局,通过二级市场投资、一级市场打新、战略配售等方式参与北交所市场,提升了定价有效性和资产配置效率。去年年底,首批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正式成立,合计募资近40亿元,今年7月新批3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加上陆续新发的专精特新主题基金和其他存量产品等,基金公司的参与度持续提升。
“公募基金在权益市场具有专业投资优势,是北交所投资机构的中坚力量。公募基金很早就将研究覆盖至创新型中小企业,并积极捕捉相关投资机遇。”李一梅表示,目前参与北交所上市公司投资的公募基金累计超过500只。随着北交所优质上市企业不断扩容,未来公募基金投资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规模都将继续增长。
二季度末,首批北交所主题基金净值较一季度末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3只主题基金净值重回1元以上;从十大重仓股名单看,合计持有21只北交所公司股票。
研究开发指数产品
“北交所上市企业数量持续增加,为编制专门的宽基指数提供了基础。”李一梅说。截至9月1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达108家。
业内人士认为,推出北交所指数的时机基本成熟,已具备指数编制方案、板块运行、样本数量、技术准备四大基础条件。指数推出后,公募基金可根据北交所指数研发指数基金,不符合投资准入要求的投资人可通过公募基金参与投资北交所市场。同时,北交所指数标的进行动态调整,有助于激励北交所上市公司规范经营、做大做强。
李一梅表示,随着北交所优质企业数量的不断扩容、类型不断丰富,将形成板块效应和品牌效应,有条件推出更多具备鲜明特色的北交所行业主题指数、策略风格指数等。
据记者统计,截至8月25日,北交所共有在审企业127家,涉及30个大类行业,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等行业。其中,有2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审企业整体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成长性,2021年平均营业收入为5.46亿元,平均净利润为5151.04万元。
“北交所指数的发布将吸引基金公司开发相应的ETF等指数类产品,进而吸引更广泛的投资者及更大规模的配置资金通过指数产品进入北交所市场,提升市场的整体流动性,强化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李一梅说,华夏基金将积极关注北交所相关指数进展,积极开发北交所相关指数产品,充分发挥较强的指数定义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围绕北交所标的打造指数化投资产品体系,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优质资产配置工具。
加大优质产品供给
“展望未来,北交所进入战略发展窗口期,基金公司应继续积极把握北交所的投资机会。”吴欣荣表示,易方达将从多方面继续大力支持北交所的建设与发展。
进一步夯实长期稳健展业的基础,增强投研专业能力,切实保障合规稳健经营,不断提升运营效能等。包括不断充实研究力量,深耕新兴产业方向,扩大对北交所上市公司研究的覆盖面,积极寻找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价值发现功能;继续筑牢合规风控屏障,加强自觉自律,强化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相关制度框架和业务流程规范;紧跟北交所创新发展步伐,持续提高内部专业化水平,加快推进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内部运营效能。
同时,继续积极推进北交所相关产品的创新与研发,加大优质产品供给,为普通投资者参与北交所投资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选择。吴欣荣表示,随着优质上市企业数量的持续增加,北交所市场指数的推出指日可待,公司将密切跟踪北交所政策动态,加快完善产品布局。
吴欣荣表示,将切实承担投资者教育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开展专题投教工作,引导更多合格投资者“牵手”北交所。未来公司将继续以增强投资者获得感、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宗旨,更好地普及北交所业务知识,倡导理性投资文化,帮助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更好地分享北交所改革发展红利。“随着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预计后续政策红利仍将不断释放。”吴欣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