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气降温叠加“双11”大促,羽绒服迎来一波销售高峰。自今年4月1日起,羽绒服装新国标正式实施,羽绒填充物不再标注“含绒量”,而是统一标注“绒子含量”。记者走访发现,符合新国标要求的新款羽绒服已大量上市。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羽绒服市场规模已达到1562亿元。业内人士分析,新国标将推动羽绒服品质提升,并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新款羽绒服已标注绒子含量
根据 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新国标的定义,羽绒服装是以羽绒为填充物,绒子含量明示值不低于50%的服装。记者在朝阳大悦城内走访了十余家服装店发现,店内的冬季新款都按照新国标做了标注。
“今年冬季的新款羽绒服都符合新国标,您看这件衣服绒子含量是90%,要比以前含绒量90%的衣服更保暖。”波司登门店的工作人员介绍,绒子类似蒲公英形状,是一朵一朵的,“羽绒服主要就是靠绒子来保暖,绒子越多越暖和,同时也会让衣服看起来更蓬松,回弹性更好。”
不过,记者注意到,门店里也有标注“含绒量”的老国标产品。波司登相关负责人表示,4月1日之前生产的羽绒服依旧执行的是老国标,4月1日之后生产的产品执行新标,“老款不会直接退出,还是会继续售卖,陆续出清消化掉。”
在电商平台,记者随机抽取了几家销售羽绒服的店铺,发现其商品详情页同样增加了有关新国标的介绍,并将以前标注的含绒量变为绒子含量。一家店铺在商品详情页写道:“所填充的羽绒绒子含量大于85%,全面满足新国标要求,保暖效果实现升级。”
新国标遏制虚假宣传
“标注填充的羽绒为134克,实际测试下来只有90克,少了近三分之一。”“含绒量为90%的儿童羽绒服,实际测试下来只有3.3%,虚标了近30倍。”……一直以来,市场上的羽绒服琳琅满目,质量也参差不齐,不少商家利用消费者无法直观识别的“信息差”,夸大羽绒服的保暖性能。
最知名的事件是2021年,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当时的调查,加拿大鹅销售的190款羽绒服装中,鹅绒产品约占16.8%,鸭绒产品约占83.2%,以偏概全地称其产品所使用的羽绒“优良且最保暖”与事实不符。
今年10月,消费者李先生投诉称,自己花2000多元购买了一件羽绒服,但收货后查看衣服标签信息发现,衣物的面料、里料和填充物均为100%聚酯纤维,属于“挂羊头卖狗肉”。
新国标有望从源头上遏制这种夸大宣传。“含绒量”和“绒子含量”有何区别?据业内人士介绍,以往的标准中,含绒量同时囊括了绒子和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而绒丝废料计入含绒量,容易给消费者造成错觉。新国标实施后,绒子含量不再将绒丝等杂质计算在内,对于充注偏差量的控制更加严格。
“现在以绒子含量作为标准,对于羽绒服品质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对于品质不高的羽绒服产品也会造成很大冲击。”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程伟雄表示,绒子含量的高低也关系着羽绒服成本的高低。例如,绒子含量50%的羽绒服产品会比老国标含绒量50%的产品成本更高,价格也会随之提高。
羽绒服品牌加速优胜劣汰
伴随着消费升级,中国的羽绒服市场增速显著。中国服装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羽绒服市场规模为767亿元,2021年增长至1562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2.6%,高于整体服装市场。
千亿规模的“蛋糕”也吸引着加拿大鹅、盟可睐等众多国外高端品牌前来掘金。今年10月9日,“双11”来临前,盟可睐正式入驻天猫,成为其在国内电商开设的首家旗舰店。而在2023财年,加拿大鹅计划在全球新开的13家门店中,4家都位于中国内地。
羽绒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除了老牌羽绒服企业,一众运动品牌和新消费品牌也开始在这个细分市场下功夫。保暖性能外,更强调时尚潮流和户外运动,甚至邀请新锐设计师来主导更新颖的样式。
目前,市面上的鹅绒羽绒服价格最贵,在一些高端店铺售价达到4000元以上。鸭绒羽绒服价格从1000元至3000元不等,部分轻薄鸭绒羽绒服在1000元以内。随着羽绒服新国标实施,将促使羽绒制品标准和羽绒羽毛材料标准趋于统一,令上下游企业更好地对接,进一步推动羽绒服行业向品质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