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段时间,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多地多部门着力用好“加减乘除”法,扩大就业渠道,落实惠企政策,支持创新创业,消除堵点障碍,进一步织密就业保障网。
——拓宽渠道做“加法”
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2023届大学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158万人。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多地多部门进一步深挖岗位潜力、拓宽就业渠道。
人社部于11月28日至12月18日举办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为2023届高校毕业生、往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人员提供就业服务。
促进线上线下招聘相结合,实施“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深化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发挥投资和项目对新增就业的拉动作用……各地多措并举搭平台、拓渠道。
在湖北宜昌,2022年“千企百校行”云上招聘月活动12月11日正式收官。截至活动结束,共吸引71858人次登录浏览,参与面试6323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664人。
在山东青岛,2022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工作日前圆满结束。106名高校毕业生奔赴基层各个岗位,正式开始了为期2年的志愿服务工作。
——助企纾困做“减法”
“受疫情影响,公司多个项目回款进度迟缓,资金周转面临难题。通过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我们节约了一半的利息,实实在在地缓解了资金困难,保障了员工工资,稳定了就业岗位。”四川上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舒娥说。
助企就是稳岗。今年以来,面对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多地更加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打出“降、缓、扩、返、补、促”政策组合拳。
青海省提升“直补快办”“免申即享”等政策落实的力度、速度和精度,确保社保补贴、稳岗扩岗等政策应享尽享、应享快享。北京市拓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受益范围,从原来的招用毕业年度北京市高校毕业生扩大至2022年毕业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深圳市已对2022年三批符合条件的80.15万家参保单位发放稳岗返还资金,共计约22.64亿元;截至12月5日,河北省已为6229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3953.9万元……各地“真金白银”为市场主体减轻负担、稳岗扩岗。
——鼓励创业做“乘法”
日前,由人社部等部门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山东省青岛市圆满落幕,此次大赛共产生一等奖10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50个、优秀奖60个,由人社部授予“全国优秀创业创新项目”称号。
据悉,大赛组委会将把晋级全国选拔赛的所有项目纳入“中国创翼”项目库,向投资机构优先推荐,并提供长期跟踪服务。同时,鼓励各地人社部门在入驻创业园区、发放贴息贷款、开展培训辅导、提供创业资金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成为就业扩容提质的重要方向。
今年前10月,四川通过引导金融机构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1.6亿元,扶持自主创业1.59万人,带动(吸纳)就业6.51万人。甘肃面向2023届毕业生提前发放求职创业补贴,预计惠及高校毕业生6万余人。
“随着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快速发展,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成为就业的重要选择,加之有关部门出台系列举措支持新就业形态,进一步拓宽灵活就业渠道,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毛宇飞说。
——打通堵点做“除法”
疫情给毕业生求职带来不便,华中科技大学在招聘场地和学生宿舍开设网络面试间58个,全天供同学们免费预约使用。此外,学校进一步完善就业帮扶机制,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帮扶工作台账,对低收入家庭、身体残疾等毕业生重点群体,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开展重点帮扶。
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做好不断线服务……面对求职中存在的各种困难,有关部门在打通就业堵点上下功夫,着力消除就业障碍、简化就业手续、提升就业能力。
地方上,湖北省开展“育苗”行动,开设大学生创业注册登记“专窗”、许可审批“绿色通道”,提供免费代办、帮办、导办服务;广东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展百万产业工人和百万职业农民培训行动。
“未来还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精准的就业服务,推动大学生有序、合理下沉乡村,振兴乡村经济;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通过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的适应性和成功率;围绕地方产业与人才建立产才融合大数据,助力实现就业需求和供给的匹配。”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