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采收“卡”住棉花规模化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喻树迅告诉记者,内蒙古西部属典型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与新疆北部生态条件相似,种植棉花优势突出。这里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棉花病虫害种类少,棉花品质好;蒙西有大面积盐碱旱地,棉花是抗旱耐盐碱作物,种植数年,还能改良土壤。
自然条件如此优越,为何以往蒙西棉花没有得到大发展?“关键是大规模机械化种植、采收难题没有攻克。”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总农艺师张建中说,跟玉米、小麦等作物不同,棉絮轻,无法通过收割后扬谷,利用重力分离的方式来获得棉絮。棉花机械采收技术的发展为内蒙古规模化发展棉花种植提供了便利条件。
此外,“内蒙古地多人少,如额济纳旗面积约11.5万平方公里,人口仅2万,采收棉花人手不足。目前市场上1公斤籽棉收购价约8元人民币,但采收1公斤籽棉人工费接近3元,成本过高。”张建中说。
喻树迅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根据机采棉特点,研发出种植模式及其全程机械化配套栽培技术。如植株“矮”,结铃“密”“早”,棉株高度相对一致,株距为9厘米、带状种植,有利于机械化种植、采收;机械覆膜、铺滴灌管、施肥、播种一次性作业及机械中耕除草和机械喷药等,减少人工成本。
据悉,2011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依托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成立了内蒙古棉花综合试验站,3年来,试验站先后引进中棉50等90余个品种,筛选出适合内蒙古种植的8个主栽品种;形成了膜下滴灌抗旱节水、病虫害综合防控、全程机械化和轻简化种植等10余项关键技术。在全国棉花高产创建活动中,2011年度阿拉善左旗获亩产523.4公斤籽棉的高产纪录,在全国首次实现亩产“千斤棉”目标。
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进行棉花规模化种植的甘肃慧达信科贸集团公司董事长李鑫说,由于机械化难题获解,蒙西棉花种植、机采面积迅速扩大。2012年,阿拉善盟机械采棉面积300余亩,今年已增加到8000多亩,明年预计内蒙古机械采棉面积将有更大的发展。